農業物聯網的實質作用和意義
更新時間:2022-07-04 | 點擊率:1060
農業物聯網聽上去是不是很新奇?它是新發展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、經營、管理和服務中的具體應用,是用各類感知設備,采集農業生產過程、農產品物流以及動植物本體的相關信息,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、移動通信無線網和互聯網傳輸,將獲取的海量農業信息進行融合、處理,最后通過智能化操作終端,實現農業產前、產中、產后的過程監控、科學決策和實時服務。
物聯網的概念:
物聯網是通過智能傳感器、射頻識別(RFID)設備、全球衛星定位系統(GPS)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,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,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,以實現智能化識別、定位、跟蹤、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。說簡單點,就是將物體都連上網后形成一個網絡,更好的去管理控制。
而農業物聯網在畜牧業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物聯牧場,即依據全過程、全要素、全系統的“三全”理論,探索人機牧一體化的模式、方法,并針對畜牧養殖場,開展氣象環境、畜舍環境、生命本體、產品產量等傳感器研發。
實質作用和意義:
它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經營,使其更具有信息化、智能化。農業物聯網的實例化應用就是在感知端使用大量的傳感設備(如農業環境信息的傳感器、圖像采集、RFID等),廣泛地采集農業生產、管理、經營等環境的各類信息(如大田種植、設施園藝、畜牧水產養殖、農產品溯源等領域),建立相對統一的數據傳輸協議與多源的數據格式轉換辦法,因地制宜交互使用無線傳感器網、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等傳輸通道,實現農業信息多尺度、多源有效的傳遞。最后通過云計算、大數據等多重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與處理,通過智能化調控終端實現農業的閉環控制,實現農業的自動化、*化控制。實際上,物聯網是智慧農業的核心。